行业动态
必发官网中天科技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4-11-28 03:52:11

  2023年上半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公司坚定地走国内国际双循环和自主创新道路,紧抓人工智能赋能通信行业数字化建设的机遇,贴近“双碳”背景下客户新需求,以科技创新驱动产品升级,发挥产业链布局和全球供应链协同优势。公司积极践行“光电网联美好生活”的使命,形成以海洋经济为龙头、新能源为突破、智能电网为支撑、5G通信为基础产业格局,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以“3060”低碳绿色目标为指引,因势利导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在海洋产业上秉承“核心产品系统化,工程服务国际化”的战略方向,业务涵盖了风电基础安装、风机主体安装、超高压交直流海缆及特种海缆供应以及海上风电场全寿命周期运维服务;在新能源产业,稳抓国家和地方政策风向标,以资源为抓手,通过绿色能源建设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提供定制化的“新能源+”解决方案,实现光、储、氢多元及其融合发展;在电力产业始终坚持输配融合持续创新发展的战略引领,继续瞄准中高压电网产品向高端化、配网产品向智能化的目标发展,产业链覆盖OPGW、铝包钢、特种导线、电力金具、绝缘子、避雷器、架空绝缘导线、高中低压电力电缆、电缆附件、变压器、开关柜、电力工程设计与服务等。通过增强在能源网络领域的市场地位和服务能力,公司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网络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公司聚焦新一代通信产业与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提升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与集成能力,积极拓展海洋通信、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矿井通信等领域业务,提升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服务5G、“东数西算”建设,打造四大解决方案。主要围绕特种预制棒、光纤、光缆、ODN、高速率光模块技术,打造智能承载网解决方案;基于特种漏缆、5G天线、光电混合缆等技术,打造先进无线通信解决方案;聚焦数据中心、智慧能源、5G物联网技术,打造绿色物理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聚焦特种石英、线缆材料及高纯四氯化硅等产品,打造高端基础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全产业链自主核心技术,持续为客户、员工、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2、生产模式:由母公司及下辖多个产品子公司进行不同产品的生产。公司按照以销定产原则,根据年度、季度和月度销售计划,结合生产能力综合平衡后,各子公司根据订单情况组织生产。

  3、销售模式:公司销售方式主要为参与客户采购招标实现销售,公司销售团队全面跟踪不同类型客户的采购需求,在满足客户采购管理要求的情况下积极通过商务谈判等方式获取订单,实现了对全球主要市场的全覆盖,不断提升公司产品市场覆盖范围和市场占有率。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球能源行业的主流趋势。我国正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绿色能源的发展将给行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①海上风电规模化、深远海化开发,拉动装备制造环节的市场需求。海上风电作为我国“双碳”目标主要抓手,并且通过规模化开发与技术进步,中国海上风电已经进入全面平价的关键发展时期。《“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显示,要优化近海海上风电布局,开展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推动近海规模化开发和深远海示范化开发,重点建设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北部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十四五”期间,各地出台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规模已达80GW,到2030年累计装机将超过200GW。

  海外方面,碳中和驱动能源变革,多国加大海上风电建设规划。当下全球正处在新能源逐步替代传统能源的过渡期,各国加快自身能源升级,持续推动能源改革,大力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多个沿海国家积极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2022全球海上风电报告》预计2031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370GW,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GWEC全球漂浮式风电项目数据库的信息,漂浮式海上风电在2025年将会有大的发展,届时将有四个150-200MW规模的项目并网,在2030年之前将全面实现商业化,同时全球累计漂浮式海上风电装机可达到18.9GW,其中欧洲为最大市场,占比约58%,随后为亚洲和北美洲,占比分别为29%和13%。我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已明确提出,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中国首个漂浮式商业化海上风电项目,并在资源和建设条件好的区域启动一批百万千瓦级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中国漂浮式海上风电也有望在此基础上,向实现漂浮式海上风电进入规模化、商业开发阶段迈进。

  ②海上风电+备受多国关注,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多个国家把发展氢能写入经济复苏计划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已经发布或正在制定国家氢能战略,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氢备受关注,其中海上风电凭借其规模大、稳定性强等优势,更是成为研发重点。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已经开始纷纷布局海上风电制氢,我国也正在加快海上风电制氢布局,并探索新的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海上风电+制氢+储能+海洋牧场+陆上产业基地的开发利用示范项目。

  海上风电除与氢能融合外,我国福建、广东、山东等省已率先探索开展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点,通过研究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清洁能源与安全水产品的同步高效产出。

  另外在油气开采领域,国家能源局发布《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积极推进环境友好、节能减排、多能融合的油气生产体系,努力打造“低碳”“零碳”油气田。统筹推进海上风电与油气勘探开发,形成海上风电与油气田区域电力系统互补供电模式,逐步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海上风电与油气勘探开发,加快提升油气上游新能源开发利用和存储能力,积极推进绿色油气田示范建设。

  ①全社会电力供需持续增加,跨区送出电量保持高增长。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统计:2022年7、8月,全国有21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创新高,电力保供形势严峻,全国日最大错避峰负荷超过5000万千瓦;12月,少数省份电力供需形势较为紧张。分区域看,华东区域、华中区域夏季电力供需形势紧张,其中四川供需形势尤为严峻;南方区域夏季和冬季电力供需形势紧张,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在夏季启动多轮次电力需求响应,贵州、云南在冬季部分时段采取负荷管理措施。

  国家高度重视并出台一系列能源电力保供措施,有效缓解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部分地区供电紧张局面,守牢民生用电安全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坚强电力保障。2023年1-6月份,全国跨区送电完成36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

  ②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特高压迎来建设高峰。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表明,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全面启动和加速推进的重要阶段。在总体架构与重点任务方面,要加强电力供应支撑体系、新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行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强化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标准规范、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相关政策与体制机制创新的三维基础支撑作用。

  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2023年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指出,2023年1-6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319亿元,同比增长53.8%,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054亿元,同比增长7.8%。新能源发电增势强劲,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需求逐步攀升。

  “十四五”电网投资加码,两网合计投资近3万亿元,年均5800亿元,整体再创新高。据中国能源报报道,“十四五”国网规划建设特高压线年迎来核准开工线路数量或为高峰期。

  在“双碳”大背景下,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蓬勃发展,新能源配储、配套绿氢项目能就地消纳新能源电力对电网波动性影响,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方式,具有刚性需求。因此新能源储能、新能源制氢趋势加速发展。

  ①新能源配储助推,储能行业爆发式增长。全球“双碳”目标确定,新能源快速发展,而新能源的波动性、不稳定性也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不断放大,储能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方式,因此具有刚性需求。东吴证券统计表明,2023年上半年国内储能并网共15.6GWh,同比增长727%,上半年装机总量已超过去年全年装机总量。

  全国共有多个省市明确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建设目标,高比例配储+长时储能成为趋势。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设置的2025年规划目标将提前实现,国内的新型储能市场将在近几年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2023年上半年,独立式储能和新能源配储领域的单体项目规模正在朝着GWh级挺进。在上半年完成招标的独立式储能项目中,金风乌鲁木齐达坂城100万千瓦市场化风电配套250MW/1000MWh项目,惠州市惠东县500MW/1000MWh独立储能电站、青海海西州弘柳225MW/900MWh储能电站都已经达到或接近GWh级。中标大型独立式储能项目将对储能厂商的出货量和业绩表现产生重要影响。

  ②光伏产业链供需改善,行业蓬勃发展。2023年上半年,光伏行业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在制造端、进出口、应用端等方面,均呈现向上的态势。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升级,技术迭代速度加快。2023年上半年,基于硅料新建产能投产预期及企业降价去库存,硅料价格急速下降,下游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价格均有较大幅度的调整。随着成本较高的二线企业陆续减产、停产,叠加下游企业硅料采购形势出现好转,7月初,硅料价格出现止跌企稳迹象。组件价格下降叠加N型产品推广带来光伏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相比去年年末下降幅度接近10%左右,电站投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③氢能政策利好加速产业发展,上游制氢设备先行,制氢储氢空间广阔。能源安全、气候变化、技术进步三重因素推动下,世界各国纷纷加快氢能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的战略定位。南通市发布了《南通市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指导意见(2022-2025年)》,明确到2025年,初步建立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氢能相关产业链总产值规模突破200亿元,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聚区以及绿氢制备及氢能装备产业发展高地,一批绿电制氢、氢燃料电池汽车交通示范项目正在规划中,市场呈现高景气度,电解槽、加氢机等氢能装备需求增长。

  伴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以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全球推动经济发展的共识。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全行业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切实融入数字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链、产业链,合力构建发展新生态,全面提升发展新内涵。

  随着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发布及“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实施,全光算力网络得到全面的推进和发展;《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推动“十四五”时期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网络全光化。

  2023年上半年,在运营商领域,中国移动600941)启动普通光缆招标项目,提振了光纤光缆企业的信心;在非运营商市场,电网、铁路轨道交通建设持续推进,也拉动了非运营商市场部分的光纤光缆需求。在海外市场,光纤光缆市场需求继续保持良好增长趋势,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区域FTTx铺设加速,非洲、南美等地区的光纤通信网络建设还处在大规模建设中,海外市场潜力巨大。2023年作为经济全面复苏的重要一年,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


必发官网 上一篇:江西:今年第8期“民声通道”办理情况通报 下一篇: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及临港物流基地设施配套项目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1061号